第(3/3)页 “既然今天大家齐聚,是为了共同应对价格波动的风险。这不论是对购买者还是对贩卖者都是好的事情。合作社愿意在中间做见证。”商陆语气沉稳。 “所以,我们就要制定出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标准合约。” “既然要标准,一份合约中每种商品的数量、交货的时间、交货的地点我们全部统一。如果谁需要大批量的商品,只需要多持有几份合约就行了。” 商陆看向在场所有人,“唯一变化的是价格。” 商陆考虑到了合作社的管理成本。 每个摊主要的商品不一样,数量不一样,交付时间不一样。这和他们之前各自小批量订购有什么不同。不成规模。这样搞没有意义。 而且合作社在中间监督要怎么监督?每天都去翻一遍合同,找出应该今天交付的看他们有没有履行吗? 他还要考虑到兼顾摊主和商人之间订购数量的不同。 商陆:““打个比方,小麦生意,假设每十天交易一次。就由合作社制作出一批专属小麦竹简,一支竹简代表十斤小麦。摊主只要持有一支竹简,就可以在十天后得到十斤小麦。” “如果小麦的价格在十天之后价格提高了,你可以选择正常接收小麦,也可以选择卖掉竹简,赚取差价。” “相应的,如果小麦价格变低也是一样,如果你认为接下来小麦价格会持续走低,就立刻把竹简脱手,只损失一小部分利润,保住本金。如果你认为接下来价格会上扬,就继续持有竹简。看你能不能够承受的了了。” “这样就是让大家在商品交割之前,多了一种选择。降低损失全部本金风险,把风险转移给其他愿意的人。所有人一起共抗价格波动。” 摊主和商人们互相看了看,每个人都在低头思考。 摊主其实还好,毕竟他们最终是需要实物的。但商人们就想的多了。因为他们做生意确实有很大风险。如果能够转移风险,会很不一样。 现场安静了好一阵。陆陆续续的,有人想要加入。“商先生,我们愿意参与。” 但最后,大部分人都参加了。只有几个小摊主觉得用不上就没有加入。 商陆点点头没有说什么。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商先生,我们以后就在合作社内交易吗?”有摊主发问了。 立刻有人反驳,“怎么可能。虽然这是合作社专门给我们开发的新业务,但是商品交割,各种东西都会有,牛啊,羊的。总不能在合作社里堆上成堆的小麦麻袋吧,哪里有那么大的地方。” 商陆点头,“是。会造成拥堵。合作社还要办贷款的业务。” “我会为大家另外找一个地方。宽敞的专门做交易的大厅。既让大家放得下商品,也有地方让大家交流消息。还得放上展板,展示最新的价格。” 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新的业务也得重新起个新名字。”商陆喃喃自语:“在期限内交易货物。不如就叫……” “期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