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学生群体之间办报和办杂志也是潮流,新闻专业的学生有自己的报纸,刘一民说的这些话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登上新闻专业学生自己的报纸上面。 诗会的教室里面,学生们一个个的走到教室中央朗诵诗歌,文学社还拉来了一台接线的扩音器。朗诵各种诗歌的都有,有自己写的,还有朗诵已经成名的作品。 “当年我们在流亡的时候,也经常像你们这样聚会,一开口就是满腔的怒火。有老同志说,这两年年轻人越来越喜欢爱情之类的诗歌,我们忙活了那么久,不就是让年轻人能做些年轻时候该做的事情,谈谈情说说爱,没什么不好。” 邹获凡指着教室中间,正在朗诵《雨巷》的一名男生,笑着说道。 刘一民在旁边坐着觉得有点吵,想走了,但是邹获凡在这儿,也不好意思挪动屁股,只能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忘了给你了,这是《理想》的稿费,老严看了之后,我都没提,直接按照十行千字七块的稿费标准给的。” 刘一民笑着将稿费放进了口袋里面,《理想》的行数多,七块钱的标准能拿到六十多块钱,顶得上别人写一个小中篇了,果然分行是一个技巧。 《理想》这首诗歌原文大多是两句一行,中间加了个逗号。刘一民干脆将逗号全部变成了空格,行数多出来了一倍。 “谢了!” “不客气,应该谢谢你自己!” “怎么说?” “脸皮厚,分行看得老严眉头直跳,最后说了一句,还是你们年轻人有头脑。”邹获凡想起当时的情景,又忍不住乐了。 潜台词是,还是年轻人脸皮厚,老一辈的诗人才拉不下老脸这样干。 “燕大的同学们好,我是国医科学院的朱霖,我朗诵的题目叫做《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刘振云推搡了一下刘一民,声音压的很低但带着一丝激动:“来了来了,就是她们几个。” “谁啊?” 刘一民和邹获凡一起抬头,正看到了望向她们这边的朱霖,目光对视,朱霖低眉一笑,这一笑让教室里面的气氛更热烈了。 还真是她! 第(1/3)页